2021年的沈阳,派出所接到一通电话,简直让人摸不着头脑。经验再老道的民警,这回也给整懵圈了。
电话那头,他们好不容易联系上的失主,一听自己丢了26万现金,语气里满是笃定和不解:“不对啊,我明明只丢了2万,怎么会变成26万?”
这话一出,整个案子瞬间就玄乎了。明明是拾金不昧的好事儿,失主本人却对金额矢口否认?
那多出来的24万,到底打哪儿冒出来的?难道是报案人搞错了?还是这背后另有隐情?民警们握着电话,一时间真不知道该怎么往下问了。
小屁孩儿捡到宝
这桩谜案的起点,得从那天下午说起。2月22日,刚过完年没多久,沈阳的空气还带着股子冬末的寒意。
小学五年级的申璧函,刚从补习班下课,跟在妈妈范女士身后,一蹦一跳地往家走。这小家伙,活泼得像个泥鳅,看什么都新鲜。
路过一处小区围墙时,一个灰色的布袋子,孤零零地挂在护栏上,一下就吸引了他的注意。
布袋鼓鼓囊囊的,看着像装满了东西,周围却连个人影都没有。强烈的好奇心驱使他跑过去,踮起脚尖,费了点劲才把袋子取了下来。
走在前面的范女士,压根没察觉儿子的小动作。直到申璧函一声惊呼传来:“妈妈,你快看,这里面全是钱!”
范女士回头,看到儿子手里捧着一沓沓崭新的钞票,当妈的第一反应就是吼了一嗓子:“快放下!别乱动!”
在她看来,这八成是哪家丢弃的冥币,晦气得很。
巧了,一位路过的大妈也看到了这幕,好心提醒道:“小朋友,那是给逝者用的钱,不能碰的。”
这话更坚定了范女士的想法。可申璧函不肯松手,他从袋子里抽出一沓,坚持说:“妈妈,这是真钱,你摸摸看!”
26万,天呐!
范女士将信将疑地接过钱,摸到手里的触感和质感,都告诉她,这确实是真钱。她心头一紧,下意识地觉得这或许是个骗局,拉着儿子就想走。
可申璧函天真地问了一句:“妈妈,丢了这么多钱,失主该多着急啊?”
这话一下就把范女士点醒了。是啊,不管咋说,失主这会儿肯定心急如焚。
母子俩商量后,决定就在原地等着失主回来。天色渐晚,寒风刮在脸上像刀子一样。
范女士解下自己的围巾,仔细地给冻得小脸通红的儿子围上。为了防止有人冒领,她还小心翼翼地点了点袋子里的钱。
结果让她大吃一惊——整整26沓,也就是26万元!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啊。
母子俩在寒风中等了快一个小时,依然不见有人前来寻找。眼看天色完全黑了下来,这么等下去也不是个事儿。
申璧函灵机一动,对妈妈说:“我们找警察叔叔帮忙吧!”这个提议让范女士瞬间开窍,她们立刻带着这笔巨款,赶往了附近的派出所。
这线索,绝了!
接待他们的杨所长对母子俩的行为大加赞赏,并立即展开调查。然而,事情并不顺利。
申璧函发现钱的那个位置,恰好是监控的死角,根本无法追踪到是谁把布袋留在了那里。线索似乎就此中断了。
就在大家伙儿都挠头的时候,一位细心的民警发现了突破口。原来,每一捆现金都用一张小纸条扎着。
纸条上清晰地留有银行工作人员的签名。警方推测,这笔钱应该是刚从银行取出来没多久。
顺着这条线索,他们迅速联系了相关银行。银行方面十分配合,通过调阅监控,很快锁定了当天下午取走这笔巨款的男子。
监控显示,该男子取完钱后便离开了银行。拿到了男子的联系方式后,民警立即拨通了电话,也正是这通电话,引出了文章开头那个令人费解的回答。
失主坚称自己只丢了2万,甚至在民警反复核对布袋颜色、丢失地点等信息都吻合后,依然坚持自己的说法。这让案件的走向变得扑朔迷离。
真相大白,泪目!
为了解开这个谜团,民警只好请这位说话怪怪的哥们儿来派出所一趟。没多久,男子到了。
但与他一同前来的,还有一对神色焦急的老夫妻。谜底,也随着老夫妻的到来而最终揭晓。
原来,这名男子是他们的儿子,家里老人解释,儿子精神上有点状况。老夫妻接着说,这26万元是他们家的全部积蓄。
这是老家的拆迁补偿款。当天下午,儿子独自去银行取出了这笔钱,可能是在回家路上溜达时,稀里糊涂地就把装钱的布袋挂在了小区的围墙上。
他自己却浑然不知,甚至连具体金额都记不清了。
经过身份核实,确认无误后,民警将26万元现金原封不动地交还给了老夫妻。看到失而复得的毕生积蓄,两位老人激动得眼泪哗啦啦就下来了。
他们紧紧握着民警的手,一个劲儿地道谢。当他们得知这笔钱是申璧函发现的时,更是拉着孩子的手,不住地夸赞这孩子,真是个宝啊!
范女士倒挺谦虚,说这都是儿子的功劳,是儿子的善良提醒了她。
结语
这件事的后续也特别暖心。开学后,申璧函拾金不昧的事迹在学校传开,学校在升旗仪式上对他进行了公开表彰,号召全体同学向他学习。
一个五年级孩子,面对巨款时的那份纯真与善良,不仅守护了一个家庭的希望,也给整个社会带来了深刻的触动。
我们常说“拾金不昧”,可当诱惑真实地摆在面前时,又有多少人能像申璧函一样,毫不犹豫地选择善良?
他的行为,如同一束光,照亮了人性的美好。也再次证明,一个植根于内心的正确价值观,远比任何财富都更加珍贵。
本信配资,柏瑞配资,翔云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